
围棋的级位段位
编辑时间:2016-05-18
阅读


综述
棋手围棋水平的高低用段位和级位来区分,从低到高分别为:业余级位,业余段位,职业段位。
业余级位设置:
2005年7月1日生效的《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中第四条有:业余段位下设级位,级位可分为1级、2级至25级,1级最高。但级位证书只印制1级、2级、5级、10级、15级、20级、25级等共七个等级。
上海的级位从低至高依次为:无级组、10级组、9级组、8级组、7级组、6级组、5级组、4级组、3级组、2级组、1级组共11个级别。在升级分级比赛时,则分为无级组、10级到8级组、7级到3级组、2级组、1级组,根据所胜盘数决定是否升级或者跳级。1级以上则是段位。
北京同样分为11个级别,在升级分级
比赛时,分为10级、5级、2级、1级组,根据所胜盘数决定是否升级。1级以上则是段位。
业余段位设置:
业余从1段开始,参加业余定段赛最高可以打到业余5段;业余6段的获得者必须是取得省级乃至全国性业余围棋比赛前几名的棋手或是围棋界的元老水平差异很大,这些棋手的水平不一定强于一般的业余5段;业余7段的获得者必须是参加全国性围棋比赛并获得冠军;业余8段颁发给每届世界业余围棋比赛冠军;业余段位没有9段。
职业段位设置:
职业段位按低到高是:初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七段、八段、九段
2005年初,
国家体育总局(以下简称总局)召开关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的会议,会议内容是征求大家对重新修订运动员技术等级的意见,并向大家传达了总局对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的想法,以做到公平、公开、公正。业余段位是围棋运动员(1级运动员及以下称号)技术等级参照的重要标准,根据总局的精神,协会同样需要对业余段位严格管理,同样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但是在业余界而言,杭州的围棋段位比较真实,因为例如杭州的四段组经常有五段参加,而且五段占用了四段的名额,所以要定上段很难。在前两年,杭州的三段在上海都能定上五段。
细则
协会早在1992年就制定了《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当时借鉴了他国的一些经验,主要目的是提高围棋爱好者的兴趣。另外,当时运动员上大学的政策在围棋项目中体现得不是很明显,因此大家并未把业余段位严格地与等级认证联系起来。,业余段位必须按等级认证加以管理。可以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和《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实施细则》与1992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
公示
1、 获得
中国围棋协会颁发的业余7段、6段(可申请1级运动员)、5段(可申请2级运动员)证书的棋手须在
中国棋院围棋网上公示。
注:2级运动员以上已经可以享受较大优惠政策,因此,必须严格要求。
2、 各省、直辖市体育局所辖棋院、棋类协会或围棋
协会(以下简称一级代理机构)须记录自己辖区的获得业余1段以上证书的棋手的信息,并报协会备份。
注:希望地方棋协加强信息管理,更好地为围棋爱好者组织活动。协会掌握了全国围棋爱好者的信息,便于统计,便于提供资讯,便于为爱好者之间搭建互动平台。
鉴定
1、 首先由一级代理机构向协会推荐鉴定棋手,协会认可后生效。
注:增强地方棋协权威性。
2、 鉴定棋手所推荐的业余棋手应年满18岁,通过鉴定而获得的业余段位,不能作为申请等级运动员的依据。
注:18岁以下的业余棋手是运动员技术等级最为敏感的群体,矛盾也最尖锐,我们鼓励小棋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比赛中创出好成绩,获得符合自己实力的业余
段位。
年审
为了地方棋协更好地贯彻总局和协会的要求,从2005年起,协会对一级代理机构实行年审制度。
注:对于弄虚作假、滥发证书或不作记录的单位加以监管。对于长期不作为的一级代理机构也会采取相应措施。
证书
1、 统一预定。一级代理机构于每年12月1日至31日向协会预定所需证书数额,并在通过了年度审核后领取预定的证书。
注:统一预定,便于管理,减少工作量。
2、证书编号。段位证书的编号共9位,编号方法为:前3位是各省(市)身份证号的前3位数、中间2位是年号、后4位是当年发放各等级的序列号。中国围棋协会编号前3位为000。
注:便于统计。
级位制
采纳地方棋协建议,增加级位制,便于普及推广。
随着随着围棋在全国更加普及,围棋被更多人喜爱,社会影响力也有所增强。围棋的业余段位作为衡量棋手水平的尺度被社会所熟知,段位证书作为等级认证也被社会所接受。这是围棋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广大围棋爱好者倾心支持的结果,也是来之不易的结果。业余段位越反映棋手实际水平,社会的认知度就会越高,真正在围棋上刻苦用功的棋手就越会得到应有的回报。反之,如果我们疏于维护这一体系和标准,社会认可度必将渐行渐远。
总之,协会对业余段位的管理,一方面要遵照总局关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的管理规定,另一方面要吸取广大围棋爱好者和各地方围棋协会的建议,逐步完善。
头衔,是某些比赛冠军的特定称呼。
中国的头衔战现有
天元、
名人和
新人王。以前还举办过
棋王和
棋圣。其他几项比赛,冠军没有特殊的荣誉称呼,也就是没有头衔。
日本
围棋历史上有四大家,分别为:
本因坊、
安井、
井上、
林这四家,即人们常说的“棋院四家”。其中本因坊一门特别瞩目,一世
本因坊算砂、四世
本因坊道策和
本因坊秀策都是日本围棋史上的标志人物。1603年以弈出第一个“天览棋”而著称于世。本因坊道策(1645-1702)是江户前期的围棋大师,号称“天下无敌”。是他整合了段位制度,栽培了众多优秀弟子,被尊为“棋圣”。同样被誉为“棋圣”的本因坊秀策(1829-1862)确立了“
秀策流”布局,奠定了近代布局的基础。 而本因坊、名人、棋所几个称呼的来历,都和一世本因坊算砂
直接相关。说来话长了:
本因坊,原是一处寺院的名字。日本第一世本因坊,俗名叫加纳与三郎,生于嘉靖年代(1557左右),此时正是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的“战国时代”。为躲避战国风尘,其父便把他送到寂光寺去当和尚,法名日海。日海小和尚聪明绝顶,极具棋才。他在颂经念佛之余,对也围棋大感兴趣。当时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
织田信长也是个
棋迷,经常邀请日海和他对弈。织田信长对自己棋力颇为自负,不料日海让他五子,还是游刃有余。织田对日海的棋技拜服之极,在日海弈出妙手后,夸赞道:“你可真是个名人啊”,织田信长开了金口,这便是
围棋名人的起源。当时在亲町天皇的天正六年(1578),日海还只有二十二岁。
到了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设下棋宴,邀请日海和另一著名高手鹿盐利贤来对弈,自己和手下的大将静坐观战。结果出现了罕见的三劫无胜负,双方只好达成协议将其作为无胜负的平局。
那时的段位审定极其严格,除了实力的因素还要熬年头,比之的高段棋手满天飞大不相同。段位除了实力还代表在棋界的身份,当时五段即为高段棋手,七段称之为“上手”即意味着进入了一流高手的行列,30岁前能获得七段便是很了不起的事了。八段即为准名人,同时代最多有两三位。九段为最高段位,却只能有一人,即为“名人”,同时代只能有一个名人。一旦晋升为九段,就意味着随时会被任命为“棋所”,因此,二者可看作是同义词。本因坊家是四家中最兴旺发达的一家,对日本围棋技艺发展的
贡献也最大。日本围棋史上的10位名人(九段、棋所),本因坊一门就占了7个。
在今天,虽然古时的棋士家族门派体制已不复存在,但“本因坊”之名,仍然和“名人”头街一样,作为日本最高级别棋赛的冠军称号之一,成为顶尖棋士们角逐的目标。
综述 棋手围棋水平的高低用段位和级位来区分,从低到高分别为:业余级位,业余段位,职业段位
业余级位设置: 2005年7月1日生效的《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中第四条有:业余段位下设级位,级位可分为1级、2级至25级,1级最高
但级位证书只印制1级、2级、5级、10级、15级、20级、25级等共七个等级
上海 的级位从低至高依次为:无级组、10级组、9级组、8级组、7级组、6级组、5级组、4级组、3级组、2级组、1级组共11个级别
在升级分级比赛时,则分为无级组、10级到8级组、7级到3级组、2级组、1级组,根据所胜盘数决定是否升级或者跳级
1级以上则是段位
北京 同样分为11个级别,在升级分级 比赛 时,分为10级、5级、2级、1级组,根据所胜盘数决定是否升级
1级以上则是段位
业余段位设置: 业余从1段开始,参加业余定段赛最高可以打到业余5段;业余6段的获得者必须是取得省级乃至全国性业余围棋比赛前几名的棋手或是围棋界的元老水平差异很大,这些棋手的水平不一定强于一般的业余5段;业余7段的获得者必须是参加全国性围棋比赛并获得冠军;业余8段颁发给每届世界业余围棋比赛冠军;业余段位没有9段
职业段位设置: 职业段位按低到高是:初段、二段、三段、四段、五段、六段、七段、八段、九段 2005年初, 国家体育总局 (以下简称总局)召开关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的会议,会议内容是征求大家对重新修订运动员技术等级的意见,并向大家传达了总局对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管理的想法,以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业余段位是围棋运动员(1级运动员及以下称号)技术等级参照的重要标准,根据总局的精神,协会同样需要对业余段位严格管理,同样做到公平、公开、公正
但是在业余界而言,杭州的围棋段位比较真实,因为例如杭州的四段组经常有五段参加,而且五段占用了四段的名额,所以要定上段很难
在前两年,杭州的三段在上海都能定上五段
细则 协会早在1992年就制定了《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当时借鉴了他国的一些经验,主要目的是提高围棋爱好者的兴趣
另外,当时运动员上大学的政策在围棋项目中体现得不是很明显,因此大家并未把业余段位严格地与等级认证联系起来
,业余段位必须按等级认证加以管理
可以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和《中国围棋业余段位级位制实施细则》与1992年《中国围棋业余段位制》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此
公示 1、 获得 中国围棋协会 颁发的业余7段、6段(可申请1级运动员)、5段(可申请2级运动员)证书的棋手须在 中国棋院 围棋网上公示
注:2级运动员以上已经可以享受较大优惠政策,因此,必须严格要求
2、 各省、直辖市体育局所辖棋院、棋类协会或围棋 协会 (以下简称一级代理机构)须记录自己辖区的获得业余1段以上证书的棋手的信息,并报协会备份
注:希望地方棋协加强信息管理,更好地为围棋爱好者组织活动
协会掌握了全国围棋爱好者的信息,便于统计,便于提供资讯,便于为爱好者之间搭建互动平台
鉴定 1、 首先由一级代理机构向协会推荐鉴定棋手,协会认可后生效
注:增强地方棋协权威性
2、 鉴定棋手所推荐的业余棋手应年满18岁,通过鉴定而获得的业余段位,不能作为申请等级运动员的依据
注:18岁以下的业余棋手是运动员技术等级最为敏感的群体,矛盾也最尖锐,我们鼓励小棋手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比赛中创出好成绩,获得符合自己实力的业余 段位
年审 为了地方棋协更好地贯彻总局和协会的要求,从2005年起,协会对一级代理机构实行年审制度
注:对于弄虚作假、滥发证书或不作记录的单位加以监管
对于长期不作为的一级代理机构也会采取相应措施
证书 1、 统一预定
一级代理机构于每年12月1日至31日向协会预定所需证书数额,并在通过了年度审核后领取预定的证书
注:统一预定,便于管理,减少工作量
2、证书编号
段位证书的编号共9位,编号方法为:前3位是各省(市)身份证号的前3位数、中间2位是年号、后4位是当年发放各等级的序列号
中国围棋协会编号前3位为000
注:便于统计
级位制 采纳地方棋协建议,增加级位制,便于普及推广
随着随着围棋在全国更加普及,围棋被更多人喜爱,社会影响力也有所增强
围棋的业余段位作为衡量棋手水平的尺度被社会所熟知,段位证书作为等级认证也被社会所接受
这是围棋发展的结果,是我们广大围棋爱好者倾心支持的结果,也是来之不易的结果
业余段位越反映棋手实际水平,社会的认知度就会越高,真正在围棋上刻苦用功的棋手就越会得到应有的回报
反之,如果我们疏于维护这一体系和标准,社会认可度必将渐行渐远
总之,协会对业余段位的管理,一方面要遵照总局关于运动员技术等级的管理规定,另一方面要吸取广大围棋爱好者和各地方围棋协会的建议,逐步完善
编辑本段 头衔 头衔,是某些比赛冠军的特定称呼
中国的头衔战现有 天元 、 名人 和 新人王
以前还举办过 棋王 和 棋圣
其他几项比赛,冠军没有特殊的荣誉称呼,也就是没有头衔
韩国的头衔有:天元、新人王、 王中王 、名人等
日本有七大头衔:棋圣、 本因坊 、名人、十段、 小棋圣 ( 碁圣 )、王座、天元
日本 围棋历史 上有四大家,分别为: 本因坊 、 安井 、 井上 、 林 这四家,即人们常说的“棋院四家”
其中本因坊一门特别瞩目,一世 本因坊算砂 、四世 本因坊道策 和 本因坊秀策 都是日本围棋史上的标志人物
1603年以弈出第一个“天览棋”而著称于世
本因坊道策(1645-1702)是江户前期的围棋大师,号称“天下无敌”
是他整合了段位制度,栽培了众多优秀弟子,被尊为“棋圣”
同样被誉为“棋圣”的本因坊秀策(1829-1862)确立了“ 秀策流 ”布局,奠定了近代布局的基础
而本因坊、名人、棋所几个称呼的来历,都和一世本因坊算砂 直接 相关
说来话长了: 本因坊,原是一处寺院的名字
日本第一世本因坊,俗名叫加纳与三郎,生于嘉靖年代(1557左右),此时正是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的“战国时代”
为躲避战国风尘,其父便把他送到寂光寺去当和尚,法名日海
日海小和尚聪明绝顶,极具棋才
他在颂经念佛之余,对也围棋大感兴趣
当时日本岛国历史上有名的英雄人物 织田信长 也是个 棋迷 ,经常邀请日海和他对弈
织田信长对自己棋力颇为自负,不料日海让他五子,还是游刃有余
织田对日海的棋技拜服之极,在日海弈出妙手后,夸赞道:“你可真是个名人啊”,织田信长开了金口,这便是 围棋名人 的起源
当时在亲町天皇的天正六年(1578),日海还只有二十二岁
到了天正十年(1582)年,织田信长设下棋宴,邀请日海和另一著名高手鹿盐利贤来对弈,自己和手下的大将静坐观战
结果出现了罕见的三劫无胜负,双方只好达成协议将其作为无胜负的平局
那时的段位审定极其严格,除了实力的因素还要熬年头,比之的高段棋手满天飞大不相同
段位除了实力还代表在棋界的身份,当时五段即为高段棋手,七段称之为“上手”即意味着进入了一流高手的行列,30岁前能获得七段便是很了不起的事了
八段即为准名人,同时代最多有两三位
九段为最高段位,却只能有一人,即为“名人”,同时代只能有一个名人
一旦晋升为九段,就意味着随时会被任命为“棋所”,因此,二者可看作是同义词
本因坊家是四家中最兴旺发达的一家,对日本围棋技艺发展的 贡献 也最大
日本围棋史上的10位名人(九段、棋所),本因坊一门就占了7个
在今天,虽然古时的棋士家族门派体制已不复存在,但“本因坊”之名,仍然和“名人”头街一样,作为日本最高级别棋赛的冠军称号之一,成为顶尖棋士们角逐的目标